【外嫁女婚恋】我和老陶(三十四、传统与偏见)
贾力群(德文名:Li Qun Taubert),出生于上海,1982年大学电力工程专业毕业后从事技术及技术情报资料整理及英语翻译工作,1986年到德国曼海姆歌德学院学习德语,之后在中国与德国间从事中德文化交流、构建经贸往来。1995年,应聘美国摩托罗拉大学(中国培训中心)任教,同时在中国高等学院培训翻译人才。1998年年底后在德国柏林和墨西哥居住。个人兴趣爱好广泛,积极从事社会活动,现担任欧洲华侨华人妇女联合总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德国柏林中国妇女联谊会名誉会长等。
本书已经完稿,希望能正式出版发行。有兴趣出版或者能推荐出版的人士请联系作者。邮箱:taubertdlq@hotmail.com
如果错过了之前的章节,请点击:
……
真挚的友谊。我(左)和安吉(中)在北京的合影
传统与偏见
夏天的时候,柏林的女友安吉来苏州看望我们,住在招待所我们和莱萨家合用的那套客房里。
安吉一进房间就眨巴着眼睛问道:“让我在这样的地方住两周?”“是啊!”我装出一付轻松的样子答道:“房间简陋了点,里边灰尘多了点,不过我们可以收拾收拾嘛。”
在安吉打开行李之前我给了她几条床单,几条大小毛巾毯。她用干净的床单将沙发严严实实地裹上,将毛巾毯铺在地上充当地毯。
此时已经满身大汗的安吉打开了空调。空调轰轰隆隆地作响,响的窗框门框都在振动。我见安吉大睁着眼,半张着嘴的样子就用一种安慰的语调对她说:“这东西管用,虽然有点吵,很快就习惯了。”后来安吉告诉我她头两个晚上听着轰轰隆隆的响声没睡着觉。
晚上开饭前安吉问我要餐巾纸,我顺手将放卷筒纸的塑料圆桶递给了她。塑料桶粉红色,上面印有很土气的小白花,圆筒的盖子上有个可从里往外抽纸的小圆洞。
安吉拿着塑料桶发楞了好一会儿才开口:“亲爱的力群,这是厕所里用的......?”
“什么?”
我一时以为她不明白使用规则就解释道:“将纸抽出来后撕成一块块的就可当餐巾纸用了,麻烦你撕一下。”
安吉仍是一脸的不明白,她说:“餐巾纸不是这样的吧?你给我的可不是抹嘴的纸。”
这时我恍然大悟,不由得笑答道:“哦,亲爱的安吉,同样的纸在我们这里用在不同的场所。”
当时苏州的商店里哪有什们餐巾纸可卖,卷筒纸算是高级家用品,很少人将它放在洗手间里。我们家餐厅和厕所用同样的纸,只是用在餐厅里的纸装在一个小塑料圆桶里。(编者注:当时普通家庭用的厕所纸还是裁成大方块的,一刀一刀卖的)
我拿过安吉手里的小桶,很熟练地抽出纸来撕成一长条一长条分给大家。迪特很自然地将手纸折叠成小长方块放在碗筷边。榜样的力量无穷,安吉见迪特这样做也无可奈何地照样做了。
晚上聊天时安吉对迪特说:“你们能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下来让我很感动。”迪特说:“人靠信念就能忍受艰苦和各种磨难,何况我们的生活大大优越于这里的人。”我看见安吉的眼圈红了。
没过几天,安吉将房间里的床单和毛巾毯都收起来了。吃饭时她主动将小桶里的纸分发给大家做餐巾用。安吉说这叫“入乡随俗”。
德国人特别喜欢晒太阳,为使皮肤欧美人公认为健康色的棕褐色,在漫长的冬天里还有不少人去美容院照人造太阳光。
我有一年去夏威夷度假,晒了大太阳后获得健康肤色。回上海之前去了德国几天看望朋友。
安吉见到被太阳晒黑了的我很是羡慕,说我看上去很精神很健康,比以前漂亮了;回到上海,妈妈见到我直叫“啊哟哟!啊哟哟!”她问我:“你去过夏威夷后怎么变得那么难看?怎么就变成乡巴佬哟?”
她要我呆在家里别急着出门,我也就顺着妈妈,呆在家中一个多星期换肤色。我想中国人以肤白为美是传统的偏见。在过去的时代里不见大太阳的职业被视为高尚职业,从事高尚职业的人或者是养尊处优的人肌肤美白;劳苦大众整天辛苦于烈日之下才会被晒黑了肌肤。很多西方人认为肌肤白的人生活不健康,缺乏户外活动和度假旅游,而从事高尚职业的人恰恰又是有能力度假旅游的人,因此接受充足阳 光的肤色象征他们的社会和经济地位。
安吉属于要接受充足阳光的那种人。苏州的招待所里没有海滩也没有人造太阳的设备,只有楼下大门口一边的一块草地。有天下午,安吉坚持要晒太阳,我就让她去了楼下。
我坐在靠窗的写字桌前,透过窗玻璃看见身着颜色鲜艳的比基尼的安吉浑身抹上了亮亮的防晒膏,在草地上铺上一块大毛巾后边躺下惬意地晒起大太阳来。
没多久我感觉到周围有种隐隐的骚动,听到走廊里杂乱的脚步声不断,别处客房开门开窗的声音时起时落。我打开窗张望,见不少其他的窗户里探出客人的脑袋。住宿搂对面的小楼是服务楼,茶水间、餐厅员工休息室等都在里面,小楼里探出的脑袋各式各样,有戴工作帽的,有戴防尘帽的,有戴厨师帽的,有不戴帽的,光头毛头......人人都看着安吉晒太阳,看得精彩。我觉得苏州人大惊小怪,不开眼界,真没必要整个招待所倾巢出动看热闹。
正想坐下来继续看书我就听见有人敲门。打开门见两位年轻的女服务员站在门口。还没等我开口问有什么事,其中一位就说开了:
“陶女士,您的女朋友大热天在太阳下暴晒会晒出病来的哟!”
“不会,不会!”我笑笑说:“晒会儿太阳有益于身体健康,这叫日光浴,放心吧,我的女朋友不会晒出病的。”
另一位女服务员忧心忡忡地问道:“她这样晒就晒黑啦!”
“黑就黑喽,皮肤黑点好看嘛。”我嘴上这样说但心里与服务员同感。
服务员离开了,离开时我听见她们之间的对话。
一位说:“我想白还白不了, 这白女人还想黑。”
另一位应道:“大热天我就喜欢躲在房间里吹吹电扇。绝不会出去晒这个毒日头。”
“是啊,”不知是那一位做了总结: “晒着毒日头,身上又几乎没什么遮盖,这个女人是个犯神经病的。”
没看几页书,走廊里的脚步声又响了起来,听上去是一群人在走动。有人敲门,敲得又急又响。我打开门,见四五个服务员堵在门口。
“又怎么啦?”我觉得被人打搅心中隐隐不悦,问话的口气有点生硬。
“陶女士,请您将您的朋友请上楼来吧!”一名服务员用几乎是哀求的口气说道:
“都二十分钟了,她还晒着呢。刚才趴着晒背现在仰着晒肚子了......我们看不下去了。”
“你们呀,也真是多管闲事,”我没好气地接着说:“人家爱怎么晒就怎么晒,这晒太阳的姿势跟你们有什么关系?再说你们不好好上班,瞎看什么呀?赶紧回去吧。” 我说完话想关门但堵着门的人不动,我有点火了,“啪”地把门打开大声说道:“你们还想说什么就赶紧说完,我不明白怎么人家晒点太阳会把你们晒得神经兮兮的。”
“还是请您将您的朋友请上楼来吧!”还是刚开头的那句话,说话的人也是同一个:“只要您的朋友晒着太阳我们就无法回去,她越晒我们心里就越害怕,越害怕就越要看。要是她中暑了,晒晕了谁去管她呀?再说,”
说话的人看上去是小经理,说话时不时看看身边的人,身边的人在她说话时不时点头表示赞同意见,“她的衣服太别致了,不太适合在我们这种地方穿......”。
我终于明白了这些人两次敲门的用意,赶紧说道:“行了,我明白了,我这就下去叫我的朋友上来。” 这比基尼在当时的苏州人眼里不仅是奇装异服,还没准是有伤风化的道具呢,所以让招待所里的人紧张的原因并不
仅仅是头上的毒日头。
安吉上楼回房间后,招待所里的一切恢复正常。走廊里平静了,周围的窗户关上了,各种脑袋缩回去了,敲门的人也不来了。
未完待续 →
感谢您关注德国《华商报》
公众号“德国华商”
“德国华商”是德国《华商报》的微信公众号,旨在传递德国主流社会和华人社会的各种资讯,解读德国官方对华人生活有重要意义的政策、法律,提供华商在德国创业和经营的广告信息,涵盖餐饮、贸易、房地产、旅游、移民、保险、交通、留学等各个行业,推动中德的友谊与经济交往。
《华商报》创刊于1997年初,是德国第一大华文报纸,华人在德经商的指南,生活的宝典。《华商报》是连接德国社会与华人社会、德国企业和中国企业的桥梁。
“德国华商”公众号目前有直接订户超过两万人,且每天在增加之中。凡在“德国华商”微信公众号刊发的广告和文章,通过本报主编的私人微信号再次转发到5000多个联系人的朋友圈中,通过反复转发,可以快速到达德国华人的手机微信里,并能扩散到全球。